2024年10月07日
本文轉自 優分析
隨著歐洲純電車(BEV)市場的迅速發展,運輸與環境組織(T&E)預測,到2025年,電動車的市場佔有率將達到20%至24%。
該組織指出,未來價格的下降是推動這一增長的主要因素。然而,這條電動化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來自中國的激烈競爭以及歐盟內部政策的分歧,正逐步加劇電動車市場的挑戰。
沒人要電動車,是因為電動車太貴?
今年上半年,歐洲電動車的市場份額僅達14%,遠低於預期,而運輸與環境組織認為,這一低迷表現部分歸因於歐盟各國綠色補貼政策的不一致,導致了市場混亂。
• 中國政府大力支持本國車商,如比亞迪,對電動車產業提供巨額補貼,使中國車輛低價搶占市場。
• 而歐洲則為了保護本地產業,對中國車輛收了高額關稅,卻無法成功刺激電動車銷售。
• 這使得歐洲車商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在應對日益嚴格的排放法規。
電動車賣不好的真正原因
儘管電動車能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運輸與環境組織強調其在環保方面的重要性,然而,來自中國的低價競爭正在削弱歐洲市場的信心。
當前許多車商,如Stellantis、豐田、雷諾、賓士,正重新評估他們的電動化戰略,因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興趣減弱,使得許多歐洲車商降低了他們的電動化目標,並希望歐盟能推遲實施更嚴格的排放標準。
主要原因包括續航里程不足、充電時間過長及以下:
• 高昂的購車成本:儘管電動車的價格有所下降,但與傳統燃油車相比。即便有政府補貼,許多消費者仍認為性價比不高。
• 電池壽命與更換成本:電動車的電池壽命是消費者關心的問題,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電池性能會下降,甚至需要昂貴的更換,這讓不少人對電動車望而卻步。
• 二手市場不成熟:由於技術快速變化,電動車的二手車價值難以評估,消費者擔心未來的轉售價值會大幅折損,降低了購買意願。
• 充電基礎設施的地域差異:在大城市,充電站可能相對普及,但在郊區或偏遠地區,充電基礎設施仍然不足,讓長途駕駛變得困難。
• 心理抗拒:部分消費者就是不喜歡電動車,他們嚮往內燃機迷人的引擎聲,以及換檔時燃油車才擁有的踢背感。
堅持目標還是妥協?
運輸與環境組織警告,歐盟應堅定執行2025年至2030年的排放標準,而不應向車商的壓力低頭。
隨著中國電動車市場的迅速崛起,過度保護落後的歐洲車商只會削弱其長期競爭力。
運輸與環境組織認為電動車市場的成功,不僅取決於技術和價格,還關鍵在於政策的一致性與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