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大舉進軍歐洲 專家:將迅速分食市場份額

2023年09月04日
本文轉自 中時新聞網


直到數年前,比亞迪、小鵬、東方等是只有德國汽車業者才叫得出名號的品牌,如今這些中國車商帶著他們嶄新的電動車在德國國際車展亮相。行業專家指出,中國電動車已成為西方的主要競爭對手,將很快在歐洲搶佔市場份額。

據《德國之聲》報導,中國電動車是否即將在歐洲佔據一席之地,已成為歐洲汽車製造業的熱門話題。近日幾個知名的中國品牌將帶著簇新的豪華電動越野車和電動汽車在慕尼黑舉行的歐洲最重要車展之一的德國國際車展(IAA Mobility)上亮相。

凱捷諮詢公司(Capgemini)顧問芬特爾(Peter Fintl)表示:「現在在歐洲也能體驗到中國汽車工業的能力。」這些車款可以說直接展示到歐洲人自家門口。「對許多人來說,這將是一次難忘的體驗」,因為中國車企推出的汽車,在數位化和自動駕駛方面已成為西方的競爭對手。就像當年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刮起的旋風,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可能也存在這種效應。

報導說,面對強大的競爭,西方汽車製造商正在設法迎頭趕上,推出有競爭力的汽車,但成本上升和經濟疲軟阻礙了他們的步伐。另一方面,中國受益於國內廉價的生產成本,還建立了自己的電池生產設施,這是一大競爭優勢,比亞迪尤其受益於此。

芬特爾指出,一些汽車業經理人以為中國製造商可能會在國內市場失去動力並放慢在歐洲的擴張步伐,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如今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中,部分已經擁有20年經驗。」例如,上汽集團就是全球的頂尖製造商之一。

汽車研究中心估計,2023年比亞迪將在全球生產250萬輛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從而實現規模經濟。特斯拉估計今年能售出200萬輛電動車,上汽、長城和其他品牌距離這一目標「並不遙遠」。

中國汽車品牌尚未在德國有亮眼成績,但業界人士認為情況可能很快會發生轉變。電動汽車專家、諮詢公司PTV顧問普夫里姆(Matthias Pfriem)確信:「來自中國的製造商很快就會分食在歐洲的市場份額。」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唐唯實(Carlos Tavares)甚至擔憂,廉價的中國電動車將「入侵」歐洲。

汽車專家杜登霍夫表示:「短期內還不會看到中國汽車品牌浪潮,但中國車商總有一天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