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EV-VOLUMES數據顯示,2023全球電動車年銷量(圖1)達到1,418萬輛,占2023年全球汽車市場比例達16.8%,年銷量較2022年成長34.8%。觀察2023年全球電動車品牌市占情況(圖2),比亞迪(21%)超越Tesla成為全球電動車品牌銷售冠軍,歐洲傳統車廠,如Audi、BMW、Mercedes-Benz、Volkswagen等所販售的電動車銷量占全球電動車市場比例為12%。
面對中國電動車崛起與歐盟Euro 7草案(管制溫室氣體排放)所帶來的競爭和轉型雙重挑戰,近年歐洲車廠傾全力加速CASE化(聯網化、自駕化、共享化及電動化),並積極設立電動化目標,亦針對電動車三電系統投入大量資源進行開發,致力加速推出更多電動車款,以達成各車廠及歐盟所訂定的電動化目標。本文將介紹歐洲車廠現階段電動化發展狀況、未來發展重點及挑戰。
圖1、全球電動車近年銷售概況
資料來源:EV-VOLUMES,車輛中心整理
圖2、2023年全球電動車品牌市占概況
資料來源:EV-VOLUMES,車輛中心整理
歐洲車廠電動車銷量,近年呈現穩定成長趨勢
Audi、BMW、Mercedes-Benz及Volkswagen等車廠,一直以來是全球車輛產業指標車廠,近年投入相當多資源加速發展電動車,致力推出不同的電動車款,以提供消費者更多的選項,例如Volkswagen旗下ID系列車款、BMW的i及iX系列、Mercedes-Benz的EQ系列、Audi則是擁有E-TRON系列。如此豐富的車款選擇,造就歐洲車廠近年電動車銷售量整體呈現穩定成長的趨勢(圖3),2023年合計銷售量達163萬輛,年增率為24.2%。
圖3、歐洲車廠近年電動車銷售概況
資料來源:EV-VOLUMES,車輛中心整理
歐洲車廠電動化路徑:共用平台及電池技術革新
歐洲車廠現階段均已明確訂定電動化目標(圖4),多數在2040年前會達成相當程度的電動化轉型,如Audi將在2033年全面停止生產內燃機引擎,並且達到銷售車款100%電動化;BMW希望可以在2030年達到50%銷售車款電動化;Mercedes-Benz則是宣布供應鏈碳中和的目標,預計2030年達到新車款100%電動化;Volkswagen已經表示2040年銷售的電動車款全面完成電動化。
為了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達成目標,各車廠對於底盤平台的研發方針朝向共用化發展,除了節省開發成本,也可有效縮短電動車款開發時間,例如Audi PPE平台、Mercedes-Benz MMA平台以及Volkswagen SSP平台。
另外,電動車的電池極為關鍵的零件,各車廠投入大量資源研發及擴建電池工廠提升電池產能,為的是追求更高容量且更耐用的電池,企圖解決消費者里程焦慮的問題,如Audi的電池極片堆疊技術(提升20%能量密度)、BMW第六世代4680圓柱型電池組(增加續航30%),以及Volkswagen與QuantumScape合作開發新型固態鋰電池(使用48萬公里後仍保有95%容量)。
圖4、歐洲車廠電動化目標與開發技術
資料來源:Marklines、品牌官網,車輛中心整理
歐洲車廠轉型的四項挑戰
歐洲車廠電動化策略布局迅速,目前雖已取得初步的成果,然而轉型的過程中仍面臨許多挑戰。首先,雖然歐洲車廠保有傳統燃油車領域的領導地位,但是在電動車領域,特別是電池、車用軟體和自動駕駛等技術研發方面,歐洲車廠相較於特斯拉及比亞迪等車廠是不具優勢的。因此歐洲車廠目前除了自主研發車用軟體,也開始與Intel與Nvidia等科技大廠合作開發電動車所需的相關軟體系統。電池方面,Mercedes-Benz收購歐洲電池製造商(ACC)進行新一代電池研發,BMW則與寧德時代合作,取得新世代底盤使用的圓柱型電池。
其次是歐洲國家電動車購車補貼範圍限縮或者逐年降低,如英、法、德等國家,亦影響到該國民眾購買電動車之意願。再者,中國電動車近年積極進軍歐洲市場,其價格比起歐洲車廠所推出的車款具有相當程度的競爭力,對於歐洲車廠已造成威脅。此外,近期已有車廠表示電動車製造成本仍無法有效降低,獲利能力無法與內燃機車輛相提並論,因此為了商業考量,如Audi與Mercedes-Benz等車廠開始放緩電動化時程,在研發電動車的同時,持續推出改款後的內燃機車輛與油電混合動力車款。
小結
歐洲車廠為因應歐盟執行委員會所訂定的淨零排放目標,過去幾年積極投入電動化的發展並設定期程表,然而,實際轉型過程中,包含電池發展、市場拓展、中國品牌競爭等面向卻面臨了挑戰。展望2024年,全球經濟狀況及電動車產業鏈因持續受到國際局勢的不穩定(如烏俄戰爭、紅海危機、通貨膨脹等)所影響,且英、德、法等歐洲國家電動車購車補貼限縮,預期2024年電動車市場成長速度有可能放緩。歐洲車廠該如何持續提升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市占率,是後續值得關注的議題。